金山网讯 从全球第一艘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全回转拖轮的下水,到两艘全回转消拖两用船完工出厂、顺利启航,开年以来,江苏省镇江船厂(集团)有限公司赶订单忙生产,一艘艘船舶从这里鱼贯而出、驶向深蓝。
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这一个月时间,省镇江船厂交付的船舶就达11艘之多。高效率推进、满负荷生产,折射的是去年一整年镇江船舶工业日趋火爆的行情。
审时度势,全市骨干船企开足马力,全力保障生产,去年三大造船指标持续向好,行业转型加速,新船订单越来越向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数智化方向发展。数据统计显示,2024年全市海工装备产业链实现规上企业应税销售185.04亿元,同比增长19.5%,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幅22.4个百分点,高于八条重点产业链平均增幅20.1个百分点,居各产业链之首。三大造船指标中,骨干船企全年交付订单82艘/65.6亿元,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量均是一片飘红。
业绩亮眼,镇江海工装备产业扶摇直上的动力源来自哪里?市工信局(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)相关人士分析,持续攀升固然与船舶市场整体环境的火热密切相关,但细分“赛道”多点开花不可忽视。
除了传统三大船型外,去年镇江市头部船厂积极探索新方向,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。继建造全球首艘7000马力超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轮后,省镇江船厂再次设计建造了长江流域首艘4000马力纯电力推进全回转拖轮。大津重工交付的“亨通海悦号”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,从核心设备到配套部件国产化率超80%,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厚植新质生产力“主引擎”。
伴随国际海事组织出台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,全球航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运业、造船业脱碳减排进程加快。镇江船厂副总经理徐桂忠告诉记者,去年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,同比增长约10%。绿色动能的助力尤为明显。为应对船舶工业绿色转型持续提速的挑战,镇江船厂自主研发设计,为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氢电混合动力拖轮,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00余吨。“预计今年五六月份交付,实现氢能应用由陆向海延伸的重大跨越。”
头部船企深耕拓展,一个个新增长点也在萌芽勃发、拔节生长。元沣机械、同舟螺旋桨等一批海工配套企业紧抓“蓝色动能”,以船用零部件、海洋工程设备为起点,实现累计开票销售翻番。此前,镇江德邦金舟环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只能承接建造10米长以下的船型。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,企业携手江苏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,经过技术攻关,目前研发的船型拓展到20米长。该公司负责人邹建平告诉记者,企业积极打造绿色无人艇、钓鱼艇和游览艇等高性能船舶,去年交付船舶100多艘,今年将抢抓执法艇更新换代机遇,力争实现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随着新造船价格指数从2020年10月的125点持续攀升至2025年1月底的189.38点,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将进一步支撑新造船价格在高位稳定。镇江市船舶海工市场也将迎来更大机遇。对此,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锚定船舶海工高端化、数智化、绿色化方向,以“数实融合”为引领,镇江市将持续加强重点骨干企业牵引带动作用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各参与方要素优势,以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助推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,让更多打上镇江烙印的船舶装备在远洋深海纵横驰骋。(记者陈志奎 通讯员唐亚政陈砚琳)